首页    展览讯息    展览详情

茶烟墨韵——中国茶叶博物馆藏茶书画文物展返回

  • 展览时间:2025-01-24 - 2025-05-05
  • 展览地点: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
简介
茶为地灵,画为心语,文人玩韵,茶墨俱香。为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,并展示茶文化与书画艺术之间的深厚联系,中国茶叶博物馆特别策划的“茶烟墨韵——中国茶叶博物馆藏茶书画文物展”于1月24日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正式对外开放,展览持续到5月5日。


茶境与画境,皆为文人心境。择茶为伴,求得一分恬淡清趣,水墨渲染,或表现四季变换,四艺风雅,或描摹山水之境,悠游洒脱。“谷雨乍过茶事好,鼎汤初沸有朋来”,品茗得趣,结友宴茗之佳话跃然纸上。文人心性与茶性相投和,得意失意皆可寄情,茶汤渐沸,古琴在耳,心随意动,道法自然,便挥毫而就。

由于书画艺术品的可观可赏特性,所以它使人们从古老、陈旧的学习茶文化知识的渠道中解放出来,从更为直观的角度重新发现、认识、了解、审视我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。

此次展览便聚焦于文人雅士如何将品茗情境融入书画创作之中,展示了49件/套馆藏文物、书画,其中二级品1件,三级品18件,包括陈奕禧的书法立轴、梁同书的对联、钱慧安的《百岁老人试新茶》图等珍贵文物,意在呈现多重背景和视野下的茶书画发展道路,以供观者得见中国茶书画之一隅,一品书画中的茶滋味。

一、重点展品赏析



陈奕禧(1648—1709),字六谦,又字子文、文一,号香泉,晚号葑叟,海宁盐官人。贡生。因书法深得康熙皇帝赞赏,虽无科举功名,亦被破格被召入直南书房。

此行书取法晋人、米芾,笔锋劲健、端庄流畅,在陈奕禧的书法中当属精品。释文:“扫叶煎茶摘叶书,心闲无梦夜帘虚。只应光武恩波晚,岂是严君恋钓鱼。”题识:甲申夏日,为止庵老亲翁,海宁陈奕禧书。钤印:陈奕禧印、六谦、御赐日岩。甲申(即1704年)作。



梁同书(1723—1815),字元颖,号山舟,晚自署不翁、新吾长翁,钱塘(今杭州)人,大学士梁诗正之子,乾隆十七年特赐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散馆授编修。梁同书生性重孝,以书法著名。

此作温文尔雅,厚重中不乏灵动飞扬。释文:“棐几只摊淳化帖,雪瓯频试敬亭茶。”题识:九十二老人梁同书。钤印:山舟、梁同书印。
联句出自清代汪琬《再题姜氏艺圃》:
隔断城西市语哗,幽栖绝似野人家。
屋头枣结离离实,池面蓣浮艳艳花。
棐几只摊淳化贴,雪瓯频试敬亭茶。
与君企脚挥谈麈,杨柳阴中日渐斜。



陈鸿寿(1768—1822),清代篆刻家。字子恭,号曼生、曼龚、曼公、恭寿、翼盦、胥溪渔隐、种榆仙吏、种榆仙客、夹谷亭长、老曼等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工诗文、书画,善制宜兴紫砂壶,人称其壶为曼生壶。

此行书对联清劲潇洒,结体奇特,穿插挪让,相映成趣,金石气十足。释文:“琼林花草闻前语,罨画溪山指后期。”题识:远邨二兄属,曼生陈鸿寿。钤印:陈鸿寿印,曼生。



戴熙(1801-1860),字醇士,号鹿床、榆庵、莼溪、井东居士、鹿床居士,浙江杭州人。道光十二年翰林,官至兵部侍郎,后引疾归,主讲崇文书院。诗、书、画均有造诣,与汤贻汾齐名。其山水画名重一时。

此作书法笔意凝练清峻、秀丽飘逸,写得轻松自如,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,当属戴熙书法精品。识文:“予去此十七年,复与彭城张圣途、丹阳陈辅之同来。院僧梵英,葺冶堂宇,比旧加严洁。茗饮芳烈,问:此新茶耶?英曰:茶性,新旧交则香味复。予甞见知琴者,言琴不百年,则桐之生意不尽,缓急清浊,常与雨旸寒暑相应。此理与茶相近,故并记之。元丰六年冬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念无与乐者,遂至承天寺,寻张怀民,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荇藻交横,盖竹柏影。何夜无月,何处无竹柏,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。”
    款识:渚芸四兄属书。醇士戴熙。钤印:醇士(朱)、戴熙(白)。




冯文蔚(1841—1896),字联棠,一字莲塘,号修盦,浙江湖州人。清光绪二年(1876)丙子恩科探花,散馆授编修,历官至内阁学士、顺天同考官、河南学政江南主考官、国子监祭酒等。工书法,笔意风流倜傥。
此书法取法米芾、董其昌一路,写得厚重而灵动,笔画间映带自然,堪称佳作。释文:“彭泽漫知琴上趣,焦坑闲试雨前茶。”款识:秋卿仁兄同年大人正之、弟冯文蔚。钤印:冯文蔚印(白文)丙子探花(朱文)。
该联句出自宋朝大诗人苏轼的两首诗:
【诗文】:
高情闲处任君弹,幽梦来时与子眠。
彭泽漫知琴上趣,邯郸深得枕中仙。
试寻玉轸抛何处,闲唤香云在那边。
平素不须烦按抑,秦娥自解语如弦。
【诗文】:
渺渺疏林集晚鸦,孤村烟火梵王家。
幽人自种千头橘,远客来寻百结花。
浮石已干霜后水,焦坑闲试雨前茶。
只疑归梦西南去,翠竹江村绕白沙。



启功(1912—2005),姓爱新觉罗,字元白,满族,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、古典文献学家、书画家、诗人。
启功书法具有书卷气,刚劲圆润,挥洒流畅,神采飞动,端庄中有飘逸之气,遒劲中含雅秀之美,格调高古且雅俗共赏,被称为“启体”。此作为1991年5月启功书赠张大为先生的立轴绝句:“七椀神功说玉川,生风枉讬地行仙。赵州一语吃茶去,截断群流三字禅。”启功对赵州禅师的“吃茶去”法语极其推崇,赞为“百世夸”、“三字禅”。
钤印:辛未、启功之印、元白。



蒲华(1832—1911),原名成,字作英,一字竹英,号胥山外史、种竹道人,室号剑胆琴心室、九琴十研楼。浙江嘉兴人,久居上海。与吴昌硕、高邕之、杨东山、杨伯润、吴秋农等切磋往来。
此幅用墨着色不多,惜墨如金,一壶一杯,几枝菊花,寥寥数笔勾画出品茗赏菊的秋日佳趣。题识:茶已熟,菊正开,赏秋人,来不来?钤印:作英。



钱慧安(1833—1911),晚清画家,字吉生,号清溪樵子,上海宝山人。善画人物仕女,间作花卉和山水,光绪、宣统年间与倪田等人在上海卖画,名重一时。
此图绘一老者端坐榻前,仕女、童子前后相伴,另一童子手持盆花从屋外走来,一派悠然闲适的田园情趣。款识:百岁老人谈旧事,窗间新绿试新茶。眼前清福须消受,又报邻家来送花。丁丑腊月下浣,仿新罗山人笔为心田四兄大人雅属。清溪樵子钱慧安试仌纹研志。 
钤印:吉生(朱)。设色绢本立轴 ,1877年作。



任薰(1835-1893),字阜长,浙江萧山人。任熊弟。凡山水、人物、花卉、翎毛、虫鱼、走兽均能。人物与其兄师陈洪绶,尤工双钩花鸟。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。沈景修(1835-1899),字蒙叔,号蒙庐,浙江嘉兴人。工诗文、书法。
任薰绘画主要融合了前辈任淇人物造型变形夸张、线条作钉头鼠尾描、钉头落笔藏锋出之的风格影响,在此基础上参以他法,既有南田没骨法,又见老莲遗韵,根基仍源于陈洪绶,此图即为典型。沈景修书法临枯树赋亦端庄高雅。款识:小轩仁兄大人雅属,阜长任熏写于吴门。钤印:任薰(白)。(书法文略)临枯树赋。小轩五兄大人正,寒柯沈景修。钤印:沈景修(白)、沈(朱)。



蒋洽(1864—1942),晚清民国间苏州人,字宜安,善人物,师从同邑沙三春。
宋元丰初,王诜曾邀同苏轼、苏辙、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肇、李之仪、李公麟、晁补之、张耒、秦观、刘泾、陈景元、王钦臣、郑嘉会、圆通大师(日本渡宋僧大江定基)十六人游园。苏轼是宋代著名诗人、文学家、书画家,京中文人学士围绕在苏轼周围,拥戴他为文坛盟主,史称“西园雅集”,众人认为可与晋代王羲之“兰亭集会”相比。画史上“西园雅集”被许多画家无数次入画。此图即以此为题材,以“高古游丝描”笔法勾勒人物,人物清雅脱俗的气质跃然纸上。画面左侧有仕女煮茶。
题识:西园雅集,六如居士有此本,略放其意,宜安蒋洽。钤印:蒋洽印。

二、展厅速览



多年来我馆一直致力于茶文化历史文物的征集、收藏、研究、展示,并以此作为宣传、弘扬茶文化的重要媒介,茶文化书画艺术品的研究和展览则是其中重要内容。希望通过这次展览,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国茶书画的独特韵味,进一步了解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